我校承办“千名东盟国家留学生第一响应人”专题技能培训班
10月26日,“千名东盟国家留学生第一响应人”专题技能培训班(第2期)在南宁开班。本期培训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主办,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承办,广西红十字救护训练中心协办。来自广西外国语学院的95名东盟国家留学生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周运逵在致辞中表示,东盟国家与广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友谊之树常青。举办“千名东盟国家留学生第一响应人”培训班是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深化落实中国—东盟应急管理交流合作的具体行动,对于培养、储备东盟国家应急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将逐步利用广西条件,携手东盟国家打造消防救援、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产业对接等一系列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我校校长马理代表学校向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以及共同承办单位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安全应急类高职院校,我校一直致力于安全科学、应急管理和职业健康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今年5月与广西红十字会成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共建应急救护“梦工厂”,将为东盟留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实用性的应急救援救护培训服务。
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宋亚菲表示学校非常有幸第一次承办安全应急技能相关的专业培训。希望同学们珍惜难得的机会,在培训中认真聆听专家授课,学习实操技能,力争实现“人人知安全、个个懂技术”,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守护第一人。
本期培训为期2天,以国际认证救护员课程为主,包括救护基本知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技能,通过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等形式,提升救援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期间,邀请区内外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和资深救护员,带来最前沿的应急理念、最实用的应急技能和最生动的案例分析。
用5年时间培训1000名留学生
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面临相似的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考验。当前,应急管理领域的交流合作正不断深化。
“第一响应人”是指第一时间能进行专业应急处置的人员,既能自我?;?,也能帮助他人。该项培训是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深度交流合作的举措之一。目前培训已在社区深入铺开,走在全国前面。
我校作为培训行动实际承接主体,积极推进项目开展,已于今年5月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举办第一期培训。接下来,将在南宁师范大学等高??古嘌?。下一步,学?;菇胫泄卣鹩彼丫戎行暮献鳎敫弥行耐乒愕挠本仍暗谝幌煊θ恕笨纬?,丰富培训内涵。
“期待大家成为掌握应急知识、具备实战能力的‘第一响应人’,在发生事故灾害时,能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处置,第一时间开展救援,为?;と嗣裆撇踩毕琢α??!敝茉隋釉诮邮芗钦卟煞檬北硎荆阄骷苹?年内为1000名在广西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并颁发“联合国第一响应人”培训证书。
愿做“第一响应人”帮助他人
泰国籍学生吴若莹(中文名字)现在广西外国语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是参加本次培训的留学生之一。她说,报名之前,她就对培训内容颇感兴趣,其中比较喜欢急救和水上救援。她希望学成以后,将这些宝贵的技能用到国内,保护自己的同时能帮助他人。
据了解,吴若莹的爷爷是泰国一名公益救援组织的志愿者。她希望像爷爷一样,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公益救援,而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学习很多专业的救援知识,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操性强,为她提供了在校园内就能学习应急救援知识的好机会,非常感谢活动举办方。
从技能到标准深入合作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合作,在高??古嘌凳瞧渲幸桓龃翱?,目前已形成多方位交流协作。
根据应急管理部与自治区政府关于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一基地”“三配套”“一延伸”总体框架,广西将发挥自身优势,竭力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从技能向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协作联动机制等方面深度合作。
在中国—东盟应急管理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以及我区全力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共同体的背景下,我校将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升级对外交流平台机制,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指挥和救援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广西深度融入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撰稿:韦林枚
摄影:陈小容 欧梦婷 蒙福权 吴运燊 陈鸿耀
初审:陈小容 胡铁力
复审:黄宏勋
终审:甘 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